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随之揭晓,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什么是量子?什么是量子纠缠?量子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福音?
本文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最尖端的量子通信技术,相信大家读后比有很大收获!昨天,由潘建伟院士所带领团队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等。
量子力学有一个基本支柱叫作不确定性原理,我们也称其为不确定性关系,这是物理学家海森堡发现的一条量子定律。大意是,在量子行为中,粒子所具有的两个量是不能被完全确定的,通常我们举例的是动量和位置,或者是能量和时间,两者我们统称为共厄量。
其中物理学领域的大事件,毫无疑问就是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时间旅行也许可以解释科学上的最大谜题。“客观世界只是存在,并没有发生,”1949年,数学家、物理学家Hermann Weyl曾如此写道。以他的观点来看,宇宙存在于时间中的方式,与它存在于空间中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时间不会流逝,过去、未来和当下一样真实。
近日,科学家利用量子力学解决了一个距今243年的著名数学难题——欧拉36军官问题。欧拉设想,有6个军团各有6名军官,且每个军团中的军官,其军衔各不相同,问这36个军官能否排列成一个6×6的方阵,且每行和每列中均没有重复的军团和军衔?
当无人驾驶汽车正在行驶,远程指挥信号突然被截获、篡改怎么办?当你向家中的机器人发出无线指令,信号被破解、扭曲怎么办?在当前信息科技走向智能化、更深入人类生活的时代,“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出现正当其时。量子通信为何有这么大的“神通”?让我们从量子的概念说起。
被认为与量子纠缠密切相关的宇宙虫洞想象图潘建伟(中)和他的研究团队星地间量子通信示意图在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支由中国科技大学的“70后”院士、“80后”教授组成的“青春战队”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