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盛夏的稻田,碧绿绿、油汪汪、蓬蓬勃勃的,像一汪涌动的春水。故乡位于荆山山脉的分支上,多高山,气温偏低,按理说并不适合水稻生长。但在河谷两岸,遍布密密麻麻方方正正的稻田。河谷两头窄中间宽,从高空看去,像一条怀孕的鱼,而一块一块的稻田,就是鱼身上的鳞片了。盛夏的稻田是嫩绿色的。
原标题:新发路观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果分割四季,秋天,很是令人向往。这个季节,代表着金黄、收获、喜悦、粮满仓。再过几天(9月23日),就是秋分了,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景总醉人,秋实更喜人。借着这个“节点”,记者跟大家伙唠唠吉林“丰”景。
4月7日,记者来到桂平市大洋镇深航泰国蛙养殖基地,只听蛙声一片,30多亩规划整齐的蛙池内,成群结队的泰国蛙静静地伏在食台上,密密麻麻,像是铺着厚厚的地毯,受到脚步声的惊扰后,“扑通扑通”不约而同地跳入了一旁的水中。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孙伯翔的这幅字碑帖结合,碑的力感、行草的流畅融合在一起,劲健而又灵动,布局疏朗,规矩的行列中还有几个字跳出行列之外,显得很调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璀璨的星空幕布下,孩子们用空灵的侗族歌声细细吟唱。妈妈们在一旁手牵着孩子温柔和声,如同她们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画面。
现在是农历五月初。每年这个时候,黄梅天、端午节和夏至日总是接踵而至。此时树木葱茏,青草池塘。一种原本默默无闻的动物,开始用它们的鸣叫吸引人们的注意:约客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种动物,就是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