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戎马倥偬一生,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宝贵遗产,他的丰功伟绩深远的影响了后人,不仅在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更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创作了百余首诗词,深入人心,如:《沁园春》、《浪淘沙·北戴河》、《卜算子·咏梅》等,被许多文学与书法爱好者相继传颂、创作,成为文学创作和书法创作的重要题材。
近日,在中国与列支敦士登建交70周年纪念日之际,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国际学术论坛。该论坛以“云水间·李磊:诗作为视觉艺术的文化形态”为主题,由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博士作为学术主持和主旨发言人,共邀6位来自列支敦士登、德国、奥地利、新西兰和中国的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等专业学者,跨越了3个时区,以艺术家李磊的创作实践为核心,共同探讨抽象艺术在跨文化语境下的美学和诗学体验。
赵炳南,字木乙,1951年生,河北省大城县人,著名书法家、画家,中央民族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北京炎黄艺术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艺术指导部副主任,中国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理事,日本大阪书道社顾问,澳门老年书法协会顾问。
在热络的春节气氛中,总有一些人在寻找清净的去处,寻找一份慢生活、慢享受的文艺腔调。无论到故宫过大年体验皇城风范,还是到国家博物馆实现游弋古今的穿越,又或者到长城上等一场雪,在夜幕下的北京看这城市在佳节时上演的灯光秀…
日前,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出200余件刘文西的美术作品及手稿、文献、照片,分为“满腔真情绘领袖”“笔墨丹青为人民”“深入生活求创作”三部分,以全面丰富、系统有序的脉络回顾了刘文西作为“人民艺术家”的初心。
圣彼得堡时间7月31日,《万里茶道上的中华书法艺术—刘洪生书法作品展》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文化领事宋振佳、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代馆长芭缤娜、学术副馆长果勒多夫斯基·戈瑞果里、中华文化促进会圣彼得堡代表机构主任乔翔鹏等嘉宾参加开幕式。
中国书法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个书法家,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现在,由于文化语境不同,今天的文人要像古人那样在经史、古典文学、训诂学方面耗费大量精力已经不太现实,但作为一个优秀书法家,在这方面都应该有所涉猎,有所濡染。
杜敬义,字正之,归德堂主。1956年生于河南商丘,工作于解放军原总参某部,定居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书法艺术委员。中国牌匾文化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等。从艺60年来,杜敬义写过的纸张数不胜数。
中国艺术的传播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国际文化的促进者艺术简介王德华,笔名墨乐,男,汉族,1953年4月生,陕西三原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十大影响力艺术大家,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