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带着静一静的目标走入公园,难免要“游园惊梦”了。上海作家btr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倒不是说他们有表演或哗众的意图,只是在公园里,“正常”的阈值松动了。毕业于东华大学拉塞尔设计学院的摄影师严怿波入选“上海相册”的这组作品则“候分掐数”地呈现了公园如何既是日常生活的飞地,也是奇人异事的剧场。
在严杰的心里,最享受的是那一声声细腻软糯的昆曲“水磨腔”。11月21日,从浙江绍兴专程到上海参加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严杰,第一站就选择了“江苏馆”,听昆曲、看非遗,体验一把VR技术现实与虚拟的“穿越”。
水磨昆曲,雅韵江南。作为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剧目,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于6月7日献演扬州运河大剧院,现场气氛热烈,上座率达到了97%,谢幕时掌声雷动,数千名观众沉醉在一场昆曲美梦中,久久不愿离去。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今天(11月18日)下午,位于嘉定新城远香湖畔的远香文化源驿站正式启用。该驿站选址远香湖北岸的建筑小品“树之间”,建筑面积481.9平方米、庭院面积553.2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创展示、休闲游憩、文化体验、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驿站有哪些亮点?
9月4日,杭州大剧院,400年后,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重获新生。这话初听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你若真的了解白先勇,你会发现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与《牡丹亭》紧紧相连,从小说到话剧,再到回归昆曲,《牡丹亭》的故事、曲调甚至每一句唱词都萦绕在他的文学艺术创作之上,整整一生,如影随形。
桂香秋雨中昆剧婉唱、水袖翻飞。10月20日,“戏聚云间,唱响江南”2024长三角民营院团优秀剧目——昆剧《牡丹亭》沉浸式展演在醉白池公园雪海堂庭院圆满举办,数百名游客驻足欣赏,从昆剧美到园林美,感受到了戏曲与建筑相得益彰的自然之趣。
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梁建、于钧、郭鑫、马俊英等画家们的戏剧作品。梁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班,擅于画人物画,在观看戏剧时,被剧中青衣身段、表演所吸引,围绕青衣创作出一部分戏剧作品,下列8张作品,供大家欣赏。
潮新闻 记者 陆遥400年传世经典,20载青春常驻,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及艺术总监,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倾情出演青春版《牡丹亭》重回杭城!8月23日晚起,《牡丹亭》将登上杭州大剧院的舞台。连续三晚,上本、中本、下本,共计三天9小时原汁原味,全本呈现!给你一往情深的感动!
立春在即,在枝头,在明日,在眉梢,在心绪。译林社出版了作家文珍的全新散文集《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本书是作家文珍对自己跨时三年的阅读、生活、观察世界的记录,借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破题,读书、远游、觅友、怀人,昨日之诗与今日之事互为观照,于四时风物留心日常情境,古老节气亦可作体察当代生活的新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