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养十省,这才是黑龙江强大之处【地球知识局】1958年,以彭德怀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访问东德,东德领导人希望我们能出口粮食帮他们提高一下人均吃肉量,这给了中国代表团以巨大的冲击,因为当时的东德,人均每年吃肉50公斤肉,而我国是5公斤,我们勉强维持的粮食自给,是建立在极端的省吃俭用之上的。
新华社哈尔滨11月3日电(记者孙晓宇、黄腾)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黑龙江省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30日晚,全省农作物已收获23313.4万亩,粮食作物已收获22761.8万亩,除个别玉米冬收地块外,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
新华每日电讯报讯(记者李自良 苟立锋)岁末年初,天山南北到处一派粮食丰收景象。据统计部门实测计算,继2022年新疆粮食大幅增产后,2023年新疆粮食再获丰产,全年粮食产量达2119.2万吨,增产高达305.7万吨,增产量占全国的34.4%。
“民以食为天”中原大地希望的田野上耕耘与收获四季轮回翻阅一组组照片走进“中原粮仓”的丰收记忆河南中国农业大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 1/4的小麦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农民的日常劳作发生了很大改变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
全国每九碗饭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在中国产粮第一大省千里沃野 秋收冬藏希望的田野上传来丰收的喜悦10月18日,黑龙江省尚志市河东朝鲜族乡的田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557.64亿斤占全国的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1月18日电(记者 刘鹏)中国产粮大省河南官方18日表示,2025年,该省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包括集中建设1500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科技装备支撑等。
新华社哈尔滨9月22日电 记者手记:我在“中华粮仓”黑龙江见证辛勤耕耘与丰收喜悦新华社记者孙晓宇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悦。高铁疾驰,窗外是连绵不绝的金黄稻田,丰收的气息在黑土地上升腾。
中新网郑州5月30日电 (记者 韩章云)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当下正值该省小麦收获季。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5月30日17时,该省已收获小麦4046.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7.5%,麦收近半。
9月1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以《大国粮仓根基稳固》为题,聚焦山东东营。文章指出,在东营,随着改造不断升级,盐碱地不只变身米粮仓,也变成饲草种植地、鱼虾养殖场,生产出富硒盐碱米、南美白对虾、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滩羊等产品。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春耕备耕之时,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指导,河北学习平台联合四川、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辽宁等12个省级学习平台共同推出《大国粮仓》特别策划,展示我国粮食主产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果,讲述“让中国人饭碗装满中国粮”的故事。
中新社郑州10月8日电 (记者 韩章云)8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中原粮仓”河南秋收大头落地。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当日,该省秋作物已收获1065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1.1%。这也意味着该省8500万亩冬小麦将开始播种。
中新社新乡12月28日电 (刘亮 王宇)在中国粮食生产版图中,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占据重要一席。数据显示,河南省以全国十七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超四分之一的小麦,不仅保障了自身一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粮仓。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新华社郑州5月27日电(记者 刘金辉 马意翀)小满三日望麦黄,小满十日满地黄。作为河南最早开始收麦的地区之一,南阳市邓州市已满地金黄,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驰骋,金黄的麦粒如“银河泻地”般落入车斗,运入粮仓。
中新社郑州5月20日电 (记者 韩章云)小满小满,麦粒渐满。20日是小满节气,“中原粮仓”河南的小麦正从南向北渐次泛黄,该省多举措为大规模麦收做准备工作。河南是中国小麦生产大省,小麦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1斤为500克)以上。
一粒粒小麦被研磨成粉,一个个水饺被速冻保鲜,一袋袋汤圆被分发四散,一瓶瓶牛奶被装箱运输……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遍地开花,生产线上人机配合流畅,生产线下产学研合作密切,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地方农业产业不断加速转型发展。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