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一个人的年龄除了“周岁”,还有“虚岁”,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虚岁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一个人一出生就算一岁;如果恰好这人出生在农历年年末,那么不但一出生就算一岁,并且一到大年初一又要加一岁。
点击上方红字关注我,每天分享有趣的文字给您,您的开心就是妹妹最大的动力!虚岁是不是每个小孩的噩梦,我的实际出生日期和身份证不一样,我实际出生是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出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按我爷爷的虚岁的算法,出生那天算一岁,过年加一岁,还没满月的我,突然之间就2岁了。
虚岁指的是从出生时即为一岁,以后每过个农历新年再加一岁,在民间一夜逢两岁,五更逢两年之说人指的就是旧年年三十晚出生的人。其实中国古代户口登基时都是采用虚岁记年的,只到辛亥革命后乃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和西方国家接轨才采取了统一周岁记年法。
欢迎各位看官朋友阅览此话题,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并希望得到诸位的关注,点赞,评论!在此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来,烦恼不近身”!出门在外,上学,工作,就医,退休,基本上都是用的周岁,这些地方都不会承认你的虚岁!但是长辈们不管,他们总是拿你的虚岁说事!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挺烦的。
客家人是中原衣冠旧族后裔,从古时的中原南迁后,一直以虚岁来表达岁数,而没用周岁。虽然人类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已过渡到抽象思维,但由于客家人有“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传统一直流传下来,所以客家人从出生、上族谱、上新丁、入学、做生日、寿终等,一直以来还用虚岁来计算岁数。
答案是:至少得六十岁才有资格做寿,而且按照某些地区的风俗习惯,还有“做九不做十”的讲究,比如说一个人要过六十大寿,那就在满五十九周岁的时候举办寿宴,而不可以刚好在六十周岁的时候过寿,必须得提前一年把寿做了,这就叫“做九不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