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局部丨寻觅千年经典,感受国学魅力导读《洛神赋》是曹植的代表作品,其于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叙述曹植与洛神相遇,互相爱慕,但因人神道殊,未能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故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辞赋,号称我国古代三大骈体文之一。此赋讲的是作者与洛神的相遇及彼此间产生的爱慕之情。实质上,曹植借喻这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想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个抱负就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雄伟目标。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
目录洛神赋长门赋归田赋恨赋酒德颂秋兴赋闲情赋登楼赋洛神赋(魏)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北伊阙,越缳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