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今日外国人称呼中国的China,最早应该出现在东方印度,汉文佛教典籍如玄奘《大唐西域记》等所称“摩诃至那”“至那”“支那”“脂那”,都是梵文Maha-china、Chinas、Cinas的译名。
一、“我觉得你们不属于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们应该滚回中国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我最近在美国红迪网的“中国”(Sino)板块刷到的一篇文章。它的作者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它的标题叫作《为什么我身为一名海外华人,会那么希望中国崛起?》《为什么我身为一名海外华人,会那么希望中国崛起?
上海黄浦江边有座大楼,楼外侧悬挂着巨大的“震旦”两字,这是何意呢?所谓震旦,取自当年上海的一所大学。1903年,马相伯神父在法国教会支持下,在上海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取名“震旦”。不过后续因不满法国教会控制,一批教授出走,重建了第二震旦,即如今的复旦大学。“震旦”代表了中国,来自古波斯语。“复旦”取名古籍《尚书》,所谓“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也就是日月的光辉、日复一日照耀在大地上,意为“自强不息。”
也许我们都对2008年印象深刻,不知那时大街小巷播放的歌曲《北京欢迎你》至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贝贝”所代表的是水和鱼,所传达的祝福是繁荣昌盛,正如泥盆纪的古鱼类一样,在大海河湖中繁衍生息,那时的地球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有没有发现中石化加油站上写的是Sinopec,还有不少央企都喜欢用Sino代表中国。而Sina是由Cina演变而来,Cina是一个印度梵语词支那,大家听到支那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贬义词,其实梵语的意思是智慧思维,作为国家名字,代表文明智慧的上方之国,是一个美称,只是近代倭国军国主义对我国侵略时带有蔑视的恶意使用。
大家可能在看新闻的时候也经常看到表达两国关系时,在说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是,用“Sino”表示中国;所以有朋友就疑惑了:“中美关系”到底是用China-U.S. Relations还是Sino-U.S. Relations呢?
1月8日早间,新浪网www.sina.com内容已停止更新,页面上写着:致广大尊敬的用户:很遗憾地通知您,即日起北美新浪网停止新闻更新。如需浏览新闻请点击跳转至北京新浪网:https://www.sina.com.cn如无任何操作,将在2秒后自动跳转...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每年招生季节,高校招办老师们总会被问起:“你们学校是211/985么?” 老师们回答“不是”后,还会被继续提问:“那你们以后会加入211或者985么?”由此可见,很多考生和家长对211、985等还不太了解。
作者:尹洁(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如果说“咖啡”“柠檬”“摩托车”“芭蕾舞”等外来词的“进口”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为汉语带来一抹异域色彩;那么英语中由来已久的“litchi(荔枝)”“typhoon(台风)”“ginseng(人参)”“yinyang(阴阳)”则见证了汉语
116Liensheng Yang,“Historical Notes o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