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满月是指生了孩子,当孩子满月的时候,产妇带着新生婴儿到娘家去住一星期。如果是头胎而且生的是男孩,回娘家的时候婆婆会在大锅底下用手指头摸一下锅底,然后在孩子的嫩嫩的额头上画一个黑黑的“十”字,带着家里的锅灰记着回家的路,根在家里,带着家里的记号去住姥姥家去了。
小时候是一大家住在一个院里,突然,家里某一扇房门会变成禁区,门帘上挂一块红布,全家人神情专注的进进出出,还会陆续来一些陌生人,去另外的房间嘀嘀咕咕,家中气氛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而且所有大人们突然无视我们孩子的存在,甚至连吃饭也少有人问津,如果吵闹还会被无端训斥。
在我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延续着一个习俗 ,那就是产后坐月子,一提起坐月子,那些经历过产妇纷纷皱眉,即将要坐月子的女性更是凭空生出许多担心,尽管如此这个传统习俗一直被保留并且延续下来,从实践它对于产后女性的好处方面来说的确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在老家女人做月子有这样一个习俗,躺在床上少动,多睡觉,洗头要过一个月才能洗头,吃饭不能多吃盐,不然对奶水不好,一个月不能刷牙,要不然牙齿会松动老了牙齿不好,洗澡更不用说了不能洗,洗了澡是这样说的,等老了全身会这痛那痛,在快要出月子的时候是可以下床的,等出要月子当天是可以洗澡了,但洗澡有讲究,把艾草清洗干净,放在锅里用大火烧开杀毒,在把艾草捞出在去清洗,在加入凉水入锅,把艾草放入锅里用大火烧开,烧开后把艾草拿出,等水不烫了就可以洗澡,大家评论下你们老家也会一样吗。
居住在田东县农村的壮族人,今天的“坐月子”还保留着古老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别是生育第一胎的新婚家庭,对“坐月子”的“规矩”颇多,堪称别具一格。媳妇生孩子的当天,家里就执行了“戒严”:不准邻居来借东西,不准陌生人乱闯进家门。
一、坐月子妇女产后,叫“坐月子”。“月子”里,产妇主要是休息调养和育婴。产妇生产后三天内不能下床,孩子没有满月前不能出门。月子期间,忌食生冷辛辣等食物,否则会“回奶”。坐月子期间,禁忌很多,忌外人进入产妇居住房屋。产妇生产后,家人大多在屋外门口悬挂一条红布,以防外人贸然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