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了26届,王龙海参加了26届——不是参观游览,而是施工建设。眼下的松花江北岸,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多种机械和人工交叉作业,从白天到夜晚,轰鸣声不绝于耳……王龙海是现场千余名忙碌的作业人的一员。王龙海今年60岁,是哈市松北区裕田街道裕田村村民。
“哈尔滨火了”已是这个冬天不需要论证的事实。据新华社报道,仅2024年元旦期间,哈尔滨市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同比增长441.4%;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791.92%,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国庆节前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师们在梦幻冰雪馆打造了国庆主题冰雕。主体是一条蜿蜒盘旋的龙,数字“75”醒目呈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象征和平的白鸽轻盈飞舞,红灯笼增添节日氛围,传达对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祝愿。
冰块变城堡,神奇吧?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21日开园啦,第一天就有6.2万名游客来玩。你可能会好奇,这么大的冰雪王国是怎么建成的呢?秘密就是松花江里的冰块!初冬一到,工人们就从江里取出冰块,这些冰块就是建造冰雪王国的“砖块”。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
12月的哈尔滨,温度已降至-20℃左右,松花江上一片冰雪皑皑,正是采冰的好时节。划线、开槽、切割、出水……在冰封的松花江上,今冬采冰号角已经吹响,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采冰工作也全面展开。这些从松花江上新鲜采出的优质冰料,将通过检验,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园区用于景观建设。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12月18日上午,海拔854米的玉渡山风景区忘忧湖,随着第一块冰被切割、装车,北京龙庆峡第39届冰灯冰雪嘉年华正式进入“采冰季”。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备受瞩目的“冰雪大世界”,万余工人正昼夜赶工建设,开园进入“倒计时”。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为游客准备了一份厚礼。在冰雪大世界里,冰雕师们用手中的冰铲,把一整块冰雕刻成活灵活现的冰雕作品,表达新春祝福。经过8个多小时的辛苦雕刻,大型冰雕“龙江送福”圆满落成。从远处看,“福”字造型清晰可见。
原标题:冰雪热爱!“尔滨”非遗传承人教你如何做冰雕郭晓龙冬季的哈尔滨寒酥满枝,银装素裹。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久前的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亿元,双双达到历史峰值。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兔圆圆”是今年春晚的吉祥物,活泼的萌萌态,亮亮的大眼睛,“万物有灵”的东方表达,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意蕴和美感。“兔圆圆”不仅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还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1月3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进行的第36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进入第二天的赛程,来自厄瓜多尔、法国、韩国、中国、俄罗斯、西班牙、美国等12个国家的30支代表队的60位选手同场竞技,切磋冰雕技艺。1月3日,参赛选手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进行冰雕创作。
本报记者 马梦阳冰雪季来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清晨6时的一些街道上已经有人开始工作。他们手拿电锯、铲刀等工具,在冰上“挥舞”,他们就是冰雕师。去年尔滨“出圈”,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尔滨的“造梦师”。 今年46岁的孙海波在2000年正式成为冰雕师,在这一行业发展已有24年时间。
要与“尔滨”的冰雪景观说再见啦!近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闭园公告称,因气温回升和大风天气,为保障游客安全,将于今天(15日)24时起闭园。其他冰雪景区也陆续发布闭园通知。那些遍布冰城、凝聚着无数匠人心血与智慧的冰雪景观,最终是如何谢幕的?是自然融化还是被人为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