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存款风波:一场信任危机的深度剖析与行业警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银行是资金安全的避风港,是财富增值的稳妥选择。然而,当河南信阳的一位女子手持身份证,在银行大厅中悲愤地实名举报时,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信任大厦开始摇摇欲坠。
【来源:哈尔滨日报】1月20日,河南信阳,一女子发视频称,2022年在当地信阳市光山县工商银行存款80万后无法取出,该女子表示当时存的定期,工作人员不经同意放款给第三方,现无人负责此事。后该女子情绪崩溃,坐在银行大厅伤心哭诉,引不少客户围观。
女子银行大厅痛哭实名举报,80万存款不翼而飞吗?河南信阳一女士在银行大厅崩溃痛哭,实名举报2022年存入80万无法取出,称被银行私自转给第三方公司,两年多都没拿到钱。银行回应:早报警且无责任,细节不便透露银行说法不同,称两年前已报警,法院判其无责,因客户秘密拒绝多透露。
1月21日,一则关于“女子哭诉在银行定存80万被转成债券”的新闻引起关注。据悉,1月20日,河南信阳一女子发视频称,2022年在当地信阳市光山县工商银行存款80万后无法取出,该女子表示当时存的定期,工作人员不经同意放款给第三方,自己的80万元被转成债券,现无人负责此事。
生活中大部分人手里有余钱了,大概率肯定都是存银行,与其放在自己手里还不如放银行存定期吃利息,可近日,网传河南信阳光山县一女子哭诉自己银行存80万元结果去取消被告知取不出来,现场情绪崩溃的她嚎啕大哭,斥责工作人员不管,而围观的市民也都不知所以,纷纷询问事发经过。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光山县工商银行80万存款无法取出”的消息,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着实让人吃惊。不少人为此感到担忧,我们的存款安全吗?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网络谣言,真真假假这条消息最初的版本是:一位储户的80万存款到期后无法取出,银行方面迟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1月20日,一则关于“女子哭诉在银行存款80万元无法取出”的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引起高度关注。对此,涉事工商银行作出回应称,网传信息与事实不符。《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1月20日,河南信阳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她于2022年在信阳市光山县工商银行存款80万元无法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