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边缘型人格障碍,很多人都是陌生的,有时即便是遇上了这种性格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一般在儿童后期或青春期发病,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些叛逆,很多家长也就误认为是青春期物有的叛逆。
姜女士在几年前就时常会产生慢性空虚状态,自我认知发生模糊,对于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逐渐产生生活无意义感,找不到明确的目标和能够找到长久做下去的事,当情绪占据上风时,还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不计后果的冲动性行为。
那些驱散不了的疑惑总是悄然盘踞在心头: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自身人格障碍的成因,心理层面上,一是我的原生家庭成员疑似BPD,他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脾气古怪,耐心极差,没事时还好,遇到一点不对就大发雷霆,轻则骂,重则打,然而只是窝里横,在外面装老实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罂粟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资深,带来痛苦,或贻害周边人。
人格,即个性,是指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表现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当某个人的行为方式明显偏离正常,而且根深蒂固地形成,就称其为人格障碍,它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也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70多万人自杀,而每一起自杀都会影响很多人。除了抑郁症,还有很多精神疾病与自杀高度相关。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自杀前都有征兆,患者身边的人应密切关注其情绪、话语和行为,以防患者出现自杀、自伤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