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原文发布于2025年1月22日,原标题为《今天明天,都是小年!》。节令之美|又是一年小年日 家家户户迎新春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
今日恰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在我国南方,这一天被视作小年,而北方通常把腊月二十三当作小年。究竟为何南北方的小年不在同一天呢?相传,中国古人过小年有着 “官三、民四、船五” 的区别,意思是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普通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水上人家、渔家等则是腊月二十五才过小年。
1月22日是农历腊月廿三,北方小年,家家户户要祭拜灶神爷,所谓祭灶,祈求灶王爷向玉皇大帝说下界人间的好话,报全家老小平安。因此,按照民俗人们会在灶台上摆放糖瓜,寓意甜蜜,也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时,嘴甜一些,以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事业顺利,人民安泰。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标志着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然而,小年的时间在南北有所不同。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民俗学家解释,这一差异与古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有关。由于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政治中心,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今天,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明天,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无论南北,小年都被赋予了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祭灶、扫尘、吃糖瓜、贴窗花……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被正式切换进了“春节时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明天是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不过,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小年”可都不小,它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是春节的序曲从这天开始,人们正式开启“过年模式”。火红的灯笼挂起来,璀璨的彩灯亮起来,春节的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巷。
潮新闻客户端 曹文远南方尤其是江浙沪地区的小年,总比北方来得要晚一些。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原文:南北方过小年,为何相差一天?新华社天津1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称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民俗专家表示,这源于我国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但不论哪天过“小年”,所有中国人都正式准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