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是国军王牌教导总队最后的光辉,此战过后世上再无教导总队,教导总队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彻底沦陷,日军便把目标放在了,国民政府南京,准备一举击破南京政府,于是便聚集了二十万兵力,兵分三路对南京发起了进攻。
1937年冬,寒风凛冽,长江之畔的南京城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淞沪会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日寇的铁蹄已踏进这六朝古都,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逃难,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空空荡荡,只有那呼啸的北风,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浩劫即将降临。
这支原本属于教导性质的队伍,其实并不属于战斗序列,但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抵御气势汹汹的侵略者,这些原本可以最后火种发展出更多现代军队的队员们,在淞沪会战,在南京保卫战中,用热血和生命为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添上了难以磨灭的一页。
我们都知道教导总队是作为基层军官来培养的一个重点作战单位,在平时是一支示范性的标准部队,目的就是为了给其他部队培养基层指挥官的,可是在淞沪会战的紧急关头,像这种种子部队都被投入到战场,这完全是一种绝望的做法。
这支部队是国民政府为全军整改而建立的模范样板部队:国民政府计划组建的20个调整师均以该部队为标准进行调整,但由于中日全面开战、德国顾问团的撤离,这20个调整师中只有87师、88师和36师的配备相对完整,其余部队大都有名无实,但这3个师或缺少重炮,或缺少高射炮和战防炮,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编,只有中央军教导总队是全额满员、装备齐全的德械部队,因此教导总队的战力甚至强于这3个师!
中新网汕头9月15日电 题:女儿追忆黄埔英烈吴其苏:父亲以血肉身躯炸毁日军坦克作者 张见悦 张璐黄埔百年,我们既要歌颂军功显赫的黄埔名将,更应该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黄埔英烈,南京保卫战中英勇殉国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连长吴其苏,便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