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无远弗届的时代,不论多偏远的山村乡野,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连通世界。而手机也成为乡村的“新农具”,沟通、购物、销售,农民用手机了解世界,也展示自身。尤其是关于三农主题的短视频,用户群日益扩大。
“农为邦本,技乃先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关系农业的兴衰,农村的繁荣,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24全国两会时间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提案》。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李宝聚,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目前,抖音账号“蔬菜卫士李宝聚”已发布近400条作品,收获75万点赞和超20万的粉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已坚持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农业科普近两年。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拟提交一份《关于有序开展粮经轮作,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提案》。李宝聚表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3月4日召开。今天,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报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早早做好了上会准备。作为一名来自农业界的委员,今年他的提案依旧关注农业话题,聚焦推进“三农”领域短视频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委员:大国粮仓科技支撑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杨舒采访整理我是一名从事蔬菜病害防控研究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找到应对各类蔬菜病害的解决方案,保证居民餐桌上有充足、优质的蔬菜,是我的职责。
“现在的瓜果蔬菜也太贵了!”进入8月,蔬菜价格居高不下,有的蔬菜每斤单价突破10元大关,有些菜的价格甚至是翻倍涨,引发了不少市民的热议。原本夏季是大量瓜果蔬菜上市的季节,为何今年的价格反而涨起来了?如何守护好市民“菜篮子”?价格大涨影响“菜篮子”“黄瓜4块5一斤、油麦菜5.
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有博主使用紫外灯笔照射辣椒等蔬菜水果后呈现荧光蓝色,质疑是化学农药超标,引发了公众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担忧。同时,一些电商平台也开始售卖号称能检测农药残留的紫外灯笔,并宣称该产品可检测出蔬菜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这种检测可靠吗?紫外灯笔能否作为检验农残的工具?
中央气象台消息显示,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雨雪天气还在持续,2月20日起,降温将进一步加剧,西北、华北、东北、内蒙古等地出现显著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超过20℃。当前,北方冬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和稻油三熟区早熟冬油菜已普遍进入花期,“断崖式”降温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漫画/李晓军本报记者 赵晨熙本报实习生 郝嘉伟不论是“西湖1500元捞手机”,还是“名校毕业男子被裁员瞒着妻子送外卖”,抑或“给住院婆婆吃泡面”……这些曾经在网上引发大量网友共鸣和讨论的“真实事件”,最终却被曝出是自导自演的摆拍闹剧,目的就是为了骗取网络流量。
编者按:春山在望,未来可期。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各项重点工作怎么干?央广网推出2024全国两会系列解读《关键年看两会》,聚焦高质量发展议题,聆听代表委员建议,展现各地区各行业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进拼搏的生机活力。
科技工作者如何做科普?我们又如何为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今年两会期间,科普也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他们呼吁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公民参与科学传播的程度极大提升番茄如何挑选?胡萝卜生吃还是熟吃?芹菜叶斑病又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