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辩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
“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流传甚广,民间传说对饺子的来历这样描述:一位医生在辞官回家的路上,见到许多百姓饥寒交迫,耳朵被冻伤,便和徒弟将面皮包上肉,并捏成耳朵的形状,煮在锅里送给百姓吃,治好了大家的冻伤。这些包裹着肉的面皮被命名为“娇耳”,而这位医生便是《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点可以从《伤寒杂病论》的自序中看出:“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力,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论》的六经,就其名称来说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者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