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包括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今年3月正式实施。取消门诊预交金意味着什么?改革后,住院预交金会减少多少?一起了解↓什么是预交金?
2025年,刚刚步入一月份,就传来了好消息。2025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财政司司长刘魁宣布,将从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取消门诊预交金,并且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务司司长刘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2025年3月起,全国的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门诊预交金制度,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
□吴睿鸫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
去年底召开的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各相关司局的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八件实事”包括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光明日报北京1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举行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的发布会,该委财务司司长刘魁表示,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看病就医,是群众的“心上事”,也是政府部门的“上心事”。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近日公布,包括儿科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无偿献血者权益保障等。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这些实事将如何落实。
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包括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今年3月正式实施。取消门诊预交金意味着什么?改革后,住院预交金会减少多少?一起了解↓什么是预交金?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包括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以切实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保险综合报道】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的八件实事,其中备受瞩目的举措包括取消门诊预交金以及将医疗机构对医保患者的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这一决定旨在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便利性。
受访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凤梅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钟财芬缴纳门诊和住院预交金是就医的常规操作,今年,这项制度将迎来重大变动。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原标题:取消门诊预交金,让群众看病更轻松何勇海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的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提升就医感受。公立医疗机构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限时清退患者已缴纳的门诊预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