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是不是搞错了?我老伴都走了好几年了,我也多年没有过性生活了,怎么会有梅毒呢?”前段时间,一位65岁的王奶奶因下体出现疼痛不适,并且有很多红色的小疙瘩,起初她以为是妇科炎症所引起的,便自己去药店买了些药物来治疗。
说起梅毒,王路医生表示,它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王路医生解释说,一般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性接触传播,少数人群是通过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被感染的,也有个别人在非常巧合的条件下,偶然发生间接传播感染。
#合理用药知识大全#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谢谢支持!梅毒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它和艾滋病、狂犬病一样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很多人听说梅毒感染后会终身标记,就对梅毒有恐惧心理,觉得患上梅毒一辈子就完了。其实感染梅毒后终身携带的是梅毒的抗体,而不是梅毒螺旋体。
提起梅毒,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心头一紧,但其实,谈“梅”色变没必要,因为梅毒是可以防范的。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症状就是私处出现红疹及溃疡,其传播途径有三条,主要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从临床上看,婴幼儿、儿童感染梅毒属于罕见情况,并且即使有感染,也大多属于母婴传播。”5月19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5月17日,杭州市中医院发布消息,今年三月,2岁幼童的妈妈带着宝宝准备做一个外科的小手术,手术前需要抽血验血。
梅毒是艾滋病出现以前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梅毒被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防治管理,2009年以后一直居全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排序的第3位,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梅毒,俗称杨梅疮、花柳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是我国三大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潜伏期3-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