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田甜“11.9元的盲盒开出法式肠仔包、碱水圈、原味罗宋,冻在冰箱里慢慢吃,真的很划算。”6月26日晚,家住长沙市体育馆路的罗小姐饭后散步,顺便前往有“剩菜盲盒”出售的门店取货。拆开纸袋密封条的那一刻,她感到很惊喜。
5.9元两个面包、12.9元三份寿司……商家将当天没有卖完的食物进行随机搭配,以优惠价销售所谓的“剩菜盲盒”。这种食品盲盒销售形式如今悄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兴起,有“尝鲜”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笔记“炫耀”,甚至有网友表示,“要定闹钟抢,手速慢了抢不到”。
何为“剩菜盲盒”?所谓的“剩菜盲盒”,并非真正“被吃剩下的菜”,而是指商家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进行随机搭配,包装成盲盒的形式,通过优惠价销售。市民购买的“剩菜盲盒”开出了面包和蛋糕。文/图 本报记者 杨霞瑜实习生 黄晶莹11.9元三个面包、5.
中消协提醒: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切忌盲目消费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孙牧9.9元的轻食餐吃到撑、12.9元三份海鲜寿司、原价44元的面包14.9元便能买到……近期,北京、上海等城市兴起了一种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
晚上9点,位于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5层的“正本原”(一家法式面包店),已经到了打烊的时间,收银台前却排起了长队。队伍中有背着双肩包的打工族,也有身着紧身瑜伽服的健身美女,还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妻,他们都是为了“剩菜盲盒”而来。
最近,“剩菜盲盒”悄然走红。商家将临期食品,如面包、饮料、零食等,以低于原价的盲盒形式售出。但据网友反映,“剩菜盲盒”存在口感不佳、食用后肠胃不适等问题。“剩菜盲盒”没过保质期,就安全了?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东律师的专业解读!
“自从用19.9元开出正价50多元的面包,我已经没有原价购买的动力了。”近日,“剩菜盲盒”开始在部分城市悄然兴起。原价100多元的寿司、30多元的中式面点熟食、20多元的咖啡等,均可以原价的1/3甚至1/4买到,这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蹲点”抢购。消费者:定N个闹钟抢“剩菜”“17.
“10点一到,面包盲盒瞬间抢购一空!”这是近期社交网络上关于“剩菜盲盒”兴起的热议。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通过互联网预约购买餐厅每晚打烊前售出的食品,“剩菜盲盒”不仅为年轻人节省了开支,还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交汇点讯 近日,一到晚上八九点,南京的多家烘焙店在打烊前,会有一些前来取“剩菜”的顾客。他们大多二三十岁,向店员出示手机上的取件码后,店员会将一个封好口的袋子交给他们,完成交易。这就是盲盒家族的新成员——“剩菜盲盒”。
“找一群陌生人一起聚餐?”近日,一种名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参与者介绍,“盲盒社交”的参与者彼此均为陌生人,活动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参与者表示在此类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组织者坦言参与活动时遇到过有人不礼貌的行为。
“找一群陌生人一起聚餐?”近日,一种名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参与者介绍,“盲盒社交”的参与者彼此均为陌生人,活动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参与者表示在此类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组织者坦言参与活动时遇到过有人不礼貌的行为。
受困于家乡的凋敝,年轻人回村会被视作一种失败。“饭匹兄弟”也曾徘徊过,最终还是下决心返乡,冲进美食视频的赛道。他们拍的都是当地最常见的食物,却“折腾”出了大事业。野生美食达人这天晚上,三兄弟轮流在镜头前直播,结束时已经是深夜。夜晚的乡村万籁俱寂,月亮高挂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