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可以理解为通俗易懂,但是言简意赅的话语,俗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总结,有时候,看似一句通俗易懂的俗话,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极其丰富的,因为俗话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因此,俗话所涉及的范围,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古人的衣食住行,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农村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俗语是和我们居住的房屋有关系,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大房压小房,两眼泪往往”,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老祖宗的话有没有道理呢?
想必很多在农村盖过房的人经常会听过村里老人说些关于盖房的俗语,有些俗语乍一听感觉没有什么道理,但是细细品还是有参考之处,就拿我们就来要了解的这句俗语——“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这句话到底蕴含着什么含义呢?
村里老人说,农村盖房子不讲究多么豪华,但一定要安全,以前建造房子不择地势,有空地就建房子,导致很多房子的寿命很短,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子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以前那种土坯茅草屋已经杜绝,取而代之的是二层小洋楼,而老百姓对于风水比较感兴趣,认为房屋的位置及周边格局对于家庭运势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建房时有很多忌讳,比如“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前不有塘,后不开窗”等,而俗语“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啥意思?
农村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原话是"大房檐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泪滴房。建房若叫滴泪房,主伤儿女痛断肠。爹哭儿来儿哭娘。"家有滴泪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滴泪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说白了,滴泪屋就是在正屋旁边,比正屋矮的房子。
记得小时候,农村还没有过多的娱乐方式,吃过晚饭后,村里人就聚在一起聊天,常常能听到一些老人“侃古人”,其中就有先人留传下来的一“老话”,是农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老话中就有怕这怕那的,其中“三怕”在我的印象中是比较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