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12月13日电(记者褚怡)国际友人约翰·拉贝曾外孙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不忘过去对于推动人道事业真正取得进步意义重大。“当前,西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反面例证,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进步,而忽视了历史的教训。
新华社柏林7月6日电(记者褚怡 黄燕)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6日与约翰·拉贝曾外孙赖因哈特在柏林拉贝墓地共同举行凭吊活动,深切缅怀这位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了大量中国平民的国际友人。“忘记历史会导致历史重演,而纪念则是为了铭记过往,共筑和平的未来。”赖因哈特说。
新华社德国海德堡4月22日电 专访|希望用祖父的事迹启迪当代人——访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新华社记者褚怡 李超国际友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日前在德国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将通过出版多语种书籍来讲述约翰·拉贝在中国的经历,以此传承祖父事迹所体现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希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托马斯·拉贝:《拉贝日记》串起拉贝家族四代人的百年中国缘作者 姚婧雯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6年前的这一天,日军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人惨遭杀戮。
△托马斯·拉贝向记者展示祖父相关书籍1937年12月,日军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人惨遭杀戮。在那至暗时刻,德国人约翰·拉贝奋力保护中国人,并写下《拉贝日记》,向国际社会揭露真相。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曾外孙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不忘过去对于推动人道事业真正取得进步意义重大。“当前,西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反面例证,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进步,而忽视了历史的教训。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4年7月6日,约翰·拉贝曾外孙赖因哈特在位于德国柏林的拉贝墓前悼念。 新华社记者 李函林 摄2017年10月25日,在江苏南京,约翰·拉贝曾外孙赖因哈特在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前留影(资料照片)。
回望2020年,正是疫情在全世界掀起恐怖浪潮之时,当时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突然接到了一通求救电话,电话那边的男子是名叫托马斯的德国医生,他因为自己家人疑似感染的新冠肺炎,却因当时德国医疗系统已濒临崩溃得不到检测和治疗,而不得已向中国政府发出了求助。
交汇点讯 “他留在南京是一个非常非常勇敢的决定。我希望通过《拉贝与中国》这本书,进一步传播和平理念。”北京时间4月22日16时,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会议室内,一则越洋视频通话的那头,托马斯·拉贝这样评价自己的祖父约翰·拉贝。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在1937年的冬天,上海沦陷后,日军没有停止其侵略步伐,继续沿长江向西推进,直扑中国的心脏地带南京。
可就在这样残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德国商人却义无反顾留了下来,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25万中国人,尔后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国人他给希特勒发去了电报。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大批难民如潮水般涌入安全区,最高峰时,难民人数超过 2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