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谈胆固醇色变,但其实它没有那么可怕,它有好坏之分,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坏的那部分。生活中有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检查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这一项升高了,它就是坏的那部分,发现升高要及时干预,将它降到正常水平内,不然时间久了,不利于健康。
#315全民季#胆固醇是人体内的一种脂质类物质,它在细胞膜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的,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入。在血液中,胆固醇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脂蛋白,其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输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血脂常规检查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干预的主要靶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对于已经罹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为小于1.8mmol/L.,而对于发生过两次心梗或脑梗的患者,以及虽然发作过一次心梗,脑梗,但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既往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患者,则评定为心血管疾病超高危的患者,对于这样的患者,对LDL-C的控制水平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控制在小于1.4mmol/L的低水平,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对于2年之内发生过2次或2次以上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来说,可考虑将LDL-C降至小于1.0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其水平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人在努力降低LDL-C水平时发现难度较大,原因何在?本文将揭秘LDL-C难以降低的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提供四项实用的降低LDL-C的策略。为什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难降?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他汀治疗,特别是在复查了血脂指标以后,不少人开始担忧:明明化验单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3.4mmol/L”,可我的却降到了2.x mmol/L甚至1.x mmol/L,这会不会太低了?
要特别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的升高直接影响到血管硬化,尤其是已经有血管斑块的人,这个指标一定要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标分为以下3种情况。1.健康人群应低于3.31mmol/L。2.高危人群应低于2.6mmol/L。
临床上,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被认为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关键“坏胆固醇”,因此,相较于普通人,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往往需要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