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架飞机是俄罗斯的苏-47战斗机,下面这架飞机是美国的F/A-18战斗机,仔细观察一下它俩,你会飞行它们之间有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苏-47战斗机的大翼是向前斜的,而F/A-18战斗机的大翼却是向后斜的。
飞机最开始的机翼,是矩形的平直翼,因为这样加工最简单,后来发现矩形机翼的升力分布不好,就是说机翼的不同区域产生的升力不一样,尤其是翼尖,这里有些区域几乎没有产生升力或者升力很小,不产生升力还白占重量,还额外产生阻力,这肯定要改进,通过数学计算推导,确定机翼边缘为椭圆时,阻力最小,升力相对最大。
而到了8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的应用也让气动弹性发散的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途径,美国的X-29于1984 年 12 月 14 日首飞成功,1985 年 12 月 13 日在试飞中突破了音障,成为第一架前掠翼超音速飞机,在后续的试飞中也证明了前掠翼在提高大迎角机动中的确能有非常优秀的加成。
继续介绍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作战飞机,本次介绍苏霍伊的第四代战斗机前掠翼试验者——苏-47。本文约2800字,主要从发展概况、主要特点、基本性能、型号类别、服役状况等方面,对苏-47战斗机做一个简要的全景描绘。
中国空军成为战略空军以来的首届珠海航展,本届航展中各种科幻装备接连亮相,诸多装备系首次展出,J-20又有新变化,J-16D震撼亮相,无侦7/8惊艳无比,但是在诸多展品中,最为科幻的战斗机是位于中航工业展台边缘的前掠翼空天战斗机。
众所周知,自一战以来,战斗机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款新型战机的投入就能瞬间改变战场的走势。例如二战太平洋战场前期日本横行无忌的零式战斗机在遇到美国F6F地狱猫舰载机之后,立刻从战场小霸王变成了马里亚纳猎火鸡,足以证明一款优秀的战斗机在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