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混知(ID: hey-stone),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鱼类绝对是咱们平常最常吃的肉类之一,一般来说鱼的肉质都是特别鲜嫩的,而且脂肪含量比较少,蛋白质含量特别高,尤其是一些优质的蛋白质,所以常吃一些鱼,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而且鱼肉中富含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这都是我们身体所必需的。
娃娃鱼是一种古老而又奇特的两栖动物,在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就曾繁盛一时。在目前已知的所有两栖动物中,娃娃鱼的体型是最大的,成年个体能长到1米多,体重30多公斤,堪称“水中巨婴”。由于娃娃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被视为名贵的补品,是市场上的“极品尤物”。
大鲵发病的原因是鲵体与生活的环境不协调,抗病力差,体质弱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水体水质不适合大鲵生活,存在危害大鲵的致病菌及病原体。大鲵本身抗病能力差多数由于饵料质量差,大鲵对饵料的适口性比较差,所以进食量小,生长不良,身体瘦弱,抗病能力就差,则很容易感染病菌,致病死亡。
广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黄博介绍,“娃娃鱼”是人们对此生物的俗称,中文学名叫:中国大鲵,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邕江并不是他的原产地,因为邕江水较深,不适宜大鲵生长和繁殖,但此次在邕江发现大鲵的踪迹,估计是一些市民进行放生造成的。
有只一百斤的娃娃鱼,你敢不敢抱?抱不动没关系,合张影也行!近日,《四川新闻联播》的“观观蜀乡行”系列节目花式打开端午喜乐。其中一站我们去到了宜宾市珙县上罗镇石板溪村,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与三万尾人工养殖的娃娃鱼零距离互动,精神状态那叫一个“十分OK”!
00:00红网时刻12月2日讯(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吴琦 高美暄)12月1日,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油草塘七里村水库出水渠处,惊现一条重31斤长1.2米的巨型娃娃鱼(学名鲵鱼),据相关专家观察,该娃娃鱼为野生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