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谥号:奕劻的命运】谥号,通俗来说就是根据逝者生前的功过是非,给予一个最终的评价。从古至今,谥号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它意味着盖棺定论,成为了逝者永恒的代号。在中国的历史上,谥号对于帝王、大臣以及其他官员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谥号都是一个字,而且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在这个历史变革的背后,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掌权者慈禧太后,认为她是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奕劻,全名爱新觉罗·奕劻,字辅廷,是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曾孙。
S. C. M. Paine .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s, Power, and Pri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在大清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特殊的铁帽子王,他的身份特殊,或者说比较卑微,比不上奕訢和奕譞,虽然他们的曾祖父都是乾隆皇帝,奕劻的祖父是庆僖亲王永璘,永璘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他和皇兄嘉庆皇帝永炎是同父同母,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更讽刺的是,从1872年出仕到1912年清朝灭亡,奕劻在四十年间先后担任御前大臣、领班军机大臣,以及清末立宪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始终处于清朝皇权中心,顺风顺水,未曾有任何坎坷,堪称清朝最大政治常青树。
他被称为大清亡国第一罪人,辛亥革命第一功臣,大清王朝第一贪官,人们评价他为,理政则内政荒,梳理外交则外交无不败,简直为了大清灭亡尽心尽力,抛头颅撒热血,绝对的革命党人“好战友”,那么,庆亲王奕劻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呢。
以前叙述这段历史,多说事件,兼及人物。但,庆亲王奕劻、端王载漪似乎专门研究较少,尤其是庆王奕劻载振父子,在晚清政局中有长达近三十年的经历,甚至在奕譞、奕、荣禄先后凋零之后,他成为慈禧太后、隆裕太后特别倚重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