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对同性恋有着很严重的误解。不过,在新的医学法案中有提到,同性恋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性取向,它并非异类。和同性恋类似的双性恋、无性恋也不是异类,它们都是正常的性取向,在心理学中,它的专业名词叫“酷儿”。01什么是性取向?
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因不能直接产生后代,长期以来被视为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悖论。因为按照一般理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中,同性性行为耗费宝贵的能量和时间却不能繁育后代,这样的行为本应在进化中被淘汰,但现实是同性性行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不乏存在。
性取向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而有一些科学研究表明,性取向可能是一个连续谱。事实证明,性取向从来就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它反而是一个连续谱,基因和环境一起决定了人们的性取向,以及人们性取向表达的可塑性,甚至还决定了性取向随时间变化的程度。
“我爱上了一个人。”有一天,你的女闺蜜向你倾诉。“是怎样的男人勾走了我家美人的心?”你可能脱口而出,好奇地询问对方是个怎样的人。“……”闺蜜无言。pexels.com看来闺蜜不愿意回应呢,是有什么不对吗?
在我们没有亲眼见到一种人或者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相信的。很久以前就在 YouTube看到有无性恋的男女跟大家分享“没有恋爱需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当时还蛮惊讶和意外的,不过看到他们非常接纳自己,而且都过着蛮不错的生活,也就慢慢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