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乎有这样一个热点话题,《大明王朝1566》中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真是死局吗?以改兼赈这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从历史宏观角度来看,当农业基础并未打牢 妄想直接突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平衡的束缚,直接寄希望于丝绸这种类似于服务业的产品解决财政问题,这明显是天方夜谭。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杭州知府和浙江按察使、布政使郑必唱、何茂才,在小阁老严世蕃的授意下,为推行国策,先是马踏青苗,而后更是打开新安江,毁堤淹田。
明世宗朱厚熜,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这就很有意思了,嘉靖这哥们是个极其要面子的人,民间都传成这样了,这家伙自然坐不住了,自己的面子不能调,于是开始祈雪,要知道他可是一心求仙的,这次他不光自己祈,还让钦天监的人一起帮他,于是政治风波的导火线——周云逸登场了。
端午汛过后,六月到了,杭州的灾情依然严重,改稻为桑仍然还没有推行下去。两方僵持不下,库存粮食不足,胡宗宪要亲自向邻省去借粮,半路上特意敲打了高翰文,告诉他“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在现实面前恐怕是一纸空文。
高翰文、海瑞和王用汲三人一致反对“以改兼赈”的态度,彻底打乱了郑泌昌、何茂才推行改稻为桑的部署,面对有靠山、有后台、有资源的三人,以及严党、“清流”和司礼监对浙江改稻为桑的暧昧态度,让郑何二人决定铤而走险,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改稻为桑。
随后朱七又问是否要先将郑何二人抓起来,不然抄家抄了个寂寞,这种事无法交差,杨金水对于两件事则是给出了回答,抄家没抄到钱,先让高翰文顶罪,郑何二人在没有明确旨意之前,先不抓,要用时局,逼着他们退赃,从家里拿钱筹备军饷,至于这两个人,是肯定不会放过的,“放过他们?要是连他们都可以放过,我大明朝就没有天理了。”
在严世蕃见胡宗宪的同时裕王也很焦灼,因为嘉靖不仅点名了胡宗宪,还特意强调让谭纶也一起跟着来。谭纶在浙江存在感这么低,嘉靖为什么要点名他?因为嘉靖是想告诉裕王,老子知道谭纶是你们派过去捣乱的,所以徐阶建议裕王不要私下见谭纶,但张居正说人人都知道谭纶是裕王的人,不见反而让人觉得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