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文化产业以波澜壮阔之势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一崛起不仅塑造了国家形象,更深刻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文化产业的崛起,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传统的艺术创作、文化传播到新兴的数字娱乐、创意设计等领域,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2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2024系列活动——文化政策论坛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编制的《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近日,在中宣部召开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期间,“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发布,文化企业“第一梯队”精彩亮相。这些企业在2023年度的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为5026亿元,合计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增长209%,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应妮)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日前在京发布《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说,要正视“旅游热、文化冷”现象,保障文旅协同均衡发展。
【观点摘要】文化市场循环畅通,文化产业繁荣向好,既坚定了文化自信,也为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化智能化加力赋能文化服务业,新业态引领带动力凸显。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加快以文化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月11日至12日,以“新高峰:中华文化与强国建设”为主题,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同时对外发布了“2025北大报告”。
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总目标上,《决定》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月12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闭幕式上,由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指导的“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十大热词”,正式由紫金文创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
来源:经济日报2024北京文化论坛呈现新气象、新突破、新创举,将首次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旨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基础,更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创意性、知识密集性、高附加值等特性,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吸纳就业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凭借广泛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记者从正在宁波召开的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获悉,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命名219家企业为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确定165家示范基地通过复核,保留命名。至此,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384家。
厉玮5月23日,在中宣部召开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期间,“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发布,杭州共5家文化企业榜上有名,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副省级城市第一,“双效统一”(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