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小二,在网传的「中国十大GAY都」排行榜上,成都排名第三,重庆位居第一,成渝地区偏安一隅,亚文化盛行,除了嘻哈文化在此实现了本土化重塑,「天腐之国」的名号也在国内首屈一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而在中国,川渝地区被认为是同性恋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就有同性恋现象,甚至在唐代诗词中就有不少描写同性恋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来自于川渝地区的文人墨客。
现在同性恋更受关注和接纳,主要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和进步。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更多的人能够公开地谈论和表达自己的性向,这导致更多的人能够自由地认识、公开和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也导致了更多的人承认和接受同性恋。
成都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0522641人,占70.26%;女性人口为10415116人,占29.84%。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23年第12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00下降为101.03。需要注意的是,人口比例可能会随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
关于“同性恋人数似乎增多”的观察,实际上更多反映的是社会认知和接纳度的变化,而非其实际比例的剧增。近年来,法律层面的支持和公众教育的推广使得更多人敢于公开自己的性取向。个人能够更早意识到自身的情感倾向,不再将其视为异类或病态,勇于表达真实的自我。
重庆与成都是个灵秀的好地方,每年旅游人数非常之多,尤其受年轻人欢迎。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和航运中心。
“同性恋文化”虽然在人类之初即存在,但是“同性恋”作为医学术语,是由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正式提出,用以描述对于相同性别的他人所具有的强烈的爱情念想和持续表现的性爱倾向,同时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
首先,遗传因素可能对同性恋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同性恋在家族中的聚集现象比较明显,这可能与遗传有关。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与同性恋直接相关的基因。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同性恋可能是由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所致,而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同性恋的人群好像变多了,他们在网络上和生活中的数量比以前多了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精神需求了,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才会走向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中国,有超过千万级别数量的拉拉,她们分布在全国各地,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中国,都有哪10个城市中拉拉是比较多的,找到你生活的那个城市了吗?重庆---一个无辣不欢的城市,出没在重庆的拉拉不在少数,在重庆有着最多也最完善的同志酒吧,同志组织,同志活动场所等。
由于“飘飘”的生活方式受到许多同性恋者的否定和批判, 而很长时期以来又没有其他身份选择可以得到同性恋者的认同, 所以他们在谈及自己或者圈内人时往往用的是“我们这种人”, 而不是“飘飘”或者“同性恋者”。
刷短视频时,遇到一个段子。四川成都一女子在体校门口兴奋的和男生说:“帅哥,打扰一下”。男生半开玩笑的说道:“打扰不了,我是GAY”。虽然上面的是一个段子,但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一条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一份各省市艾滋病比率的调查报告。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同性恋的文章《关于同性恋,目睹之现状》,有人问,为什么自己身边没有发现有同性恋?有50%以上同性恋集中在多元化且接纳度高的大城市,比如重庆,成都,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杭州等,因此一线城市同性恋文化产业如同志酒吧、组织,活动场所等配套也比较完善。
印象中,成都的白天要么总是下雨,要么就是雾霾阴天,或许是这样过久了,白天的成都生活多半显得有点慵懒和无趣,聪明的成都人为自己9点半才上班、大中午才开门营业、早午餐一起吃的“懒”创造了一个新词:安逸。这个词,因为外人的羡慕和成都人的骄傲,后来竟然也演变为成都的名片。
女性地位较高,是自己的主观体验,同时也似乎是客观事实,重庆成都的朋友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听说过谁家的父辈及祖辈对孩子有性别偏好(也有可能是我见识少) 另外重庆成都的同性恋真多啊,高一住校,四人间,两个lesbian,班上座位三人一排,我坐中间左右都是gay,路上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