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七十周年,俄罗斯要阅兵了,苏联著名歌曲《喀秋莎》将会在红场唱起。这歌,好出名。俄语咱看不懂,就来中文的吧“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写的是一位叫喀秋莎的姑娘思念上了战场的情郎。情真意切,惹人怜爱。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火”遍网络的会是什么?这几天,随着俄罗斯在日本东京奥运会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美国、立陶宛妄图制裁俄罗斯,竟然催生了苏联二战时期经典歌曲《喀秋莎》再一次火遍了网络。网友们更是在文案中写道:据说德国人在这首歌里就没有赢过。
此时,苏联红军在前线与日本人在张谷峰地区进行军事冲突,一位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便以此真实事迹为创作灵感,谱写了这首喀秋莎,后经过勃兰切尔把她谱写成为歌曲,将姑娘对丈夫的深情与前线战士的英勇所结合,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这首歌才彻底。
1941年7月14日,德军攻占苏联军事重镇奥尔沙,为抢占先机,加快纵深推进,德军利用缴获的苏军宽轨列车连夜向奥尔沙火车站运送前方补给。两个小时后,遮天蔽日的数条火蛇咆哮着扑向奥尔沙火车站,短短10秒之内,两个连的德军运送部队连同数十辆运输车被炸上天。
抗美援朝战争苏军到底入朝了没有 母亲入朝在鸭绿江边遇到了苏联军人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如大海之潮,波涛汹涌,锐不可当,很快便攻占了平壤,首都平壤被炸成了残垣断壁,一片废墟。至此,美军并不罢休,长驱直入,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岸边。
喀秋莎博物馆国际在线报道(驻俄罗斯记者 孙娟):提到前苏联歌曲《喀秋莎》,相信很多听众都不会陌生。这首歌曲虽然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但却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被广为传唱。在最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歌曲在前线战士们的心中点燃了胜利的希望之光。
《喀秋莎》是一首前苏联歌曲,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军旅情歌。起初,《喀秋莎》的歌词,只是几行未完成诗,1938年由苏联著名的诗人和歌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所写,作曲则是布兰德尔,二位均为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1951年8月,联合国军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发动了“秋季攻势”。 第志愿军第21师火箭炮兵师奉命支援东、中、西线步兵作战,协同粉碎敌人的进攻。这次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火箭炮兵作战的第一仗。9月1日晚,该师第203团火炮进入阵地,全团24门火箭炮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同时齐放射击。
1941年6月22日凌晨3:45,随着一声炮响,以德国,苏联两国国运,乃至全世界发展走向为代价的豪赌,在东欧大地上,上演了,数百万计的德国士兵,上千辆坦克,上千门火炮组成的钢铁洪流,分成三路,向苏联大地上杀了过来,德国的钢铁洪流在苏联大地上,那是一路狂飙突进,有一种人挡杀人魔挡杀魔的劲头,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同志,收到了德国小胡子发出的关于地球争霸战的邀请函,来吧老铁磕一下,咱们一战定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