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全国碳市场)正式投入运行。据生态环境部介绍,从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正式启动,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
财联社(上海,研究员 马登科)讯,今日指数情绪共振上涨,市场一片红火,三大指数集体涨超2%,最强主线碳中和受益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主题性投资机会大幅发酵,水泥、钢铁、有色等供给方向大涨,余热锅炉、数据中心等也被资金挖掘。
高效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仍需克服技术成本高、市场推广难等现实问题;新型电力系统在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受到技术成熟度、经济性以及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北京低碳清
熬过了三天的阴雨连绵,A股市场终于在周四迎来了晴天:3月11日三大指数集体反弹,涨幅都超过了2%,个股普涨。板块方面,碳中和概念成为主角,其中分支碳交易概念最强,供给侧的水泥、钢铁、有色、资源回收等周期板块全线爆发。个股方面,铝行业的顺博合金(002996.
近日,百威中国合作供应商粤海永顺泰(宝应)麦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永顺泰(宝应)”)荣获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组织碳中和达成核查声明》,正式成为“行业首家碳中和麦芽工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雷椰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杨佳轩 北京报道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 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杨佳轩 北京报道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光是燃煤发电这一项就占据全国发电量的70%以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发电量自然也成为全球第一,根据2020年中国发电量统计,2020年度全国发电总量达77790.6亿千瓦时,火力发电量就占53302.48亿千瓦时,火力发电主要依靠煤炭,根据行业测算,1吨煤的发电量约3333度,按照火力发电量计算,每年煤的使用就要约16亿吨,这么重的占比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是举步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 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郭雪南 北京报道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雷椰 北京报道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