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检查凝血功能,查出D--二聚体升高,网上一搜,都说可能是血栓,到底是怎么回事。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作者:杨欣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以下这个场景在临床并不陌生……医师的独白:每逢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内心就会莫名紧张,患者是不是长血栓啦?或者肺栓塞?执行医嘱:详细询问病史,立即检查下肢血管彩超、胸部增强CT等项目,以除外血栓等疾病。
新冠疫情高峰的时候,我们科里一位80多岁的前辈得了新冠肺炎,不太重,化验查了“D-二聚体”900μg /L,比医院化验单上255μg /L的正常值高了许多,有医生怀疑她有血栓,要给她注射“低分子肝素”,一种抗血栓药物。
D-二聚体临床意义与应用概述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形成Bβ1~42肽健,A、B、C、H 附属物以及 X、Y、D、E碎片,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产物(FgDp),这些降解产物可自行聚合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sFMC),在凝血酶(FX)Ⅲa和C
#健康科普大赛#一位60岁的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反复出现尿潴留。我给他做了微创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手术过程很顺利,一个多小时结束,术后导尿管内引流的尿液清亮,几乎看不出红色。然而,术后的检查结果却让我惊出一身冷汗,D-二聚体高到爆表,大于20ug/ml。
今年10月13日是第10个世界血栓日,主题是“知晓血栓,让生命流畅,栓不住,动起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刘灏介绍,血栓的临床症状隐匿,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误漏诊率等特点,是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患者,女,68岁,因“左肩关节疼痛5年余,加重活动受限20天余”于3.23以“左侧肱骨头陈旧性骨折”收入院,既往慢性胃炎10余年,5年前因摔伤致双侧腕关节骨折给予保守治疗,癫痫2年,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示D-二聚体测定0.73mg/L,入院时患者vte评分2分。
中新网广州10月11日电 (蔡敏婕 李晓姗)今年10月13日是第10个“世界血栓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刘灏近日介绍,血栓(VTE)是全球第三常见的心血管杀手,在日常生活中,通宵麻将、熬夜加班、长期卧床及肥胖、肿瘤、高危孕产妇等,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