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开篇即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国家的大事,生死存亡一线之间,尤其是解放战争的野战军级别军事部署,通常是百万规模人数的大决战,涉及的人员、情报、后勤、武器装备等等方面,非常复杂,军事主官定然在军事方面抓的是大方向,而参谋长则要抓细节,负责执行,这对参谋长的记忆能力要求非常之高。
聊起司令部和参谋的关系,尽管这个组织或者说名词来自于国外。最早17-18世纪的普鲁士就已经有了相关的军需总监和参谋,但实质上该制度的正式确立还得是来自拿破仑和后来的老毛奇。尤其老毛奇可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将参谋作为指挥作战的重要骨干,而非司令官的附属品或机械的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