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邂逅非遗之美,感受国潮新风。在2025年即将到来之际,为展现非遗“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蓬勃气象,大河网联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策划推出《非遗“AI”潮年》栏目,用技术赋能非遗、用匠心守护非遗,让传统文化更加惊艳。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巧手裁春,红纸寄意。临近年关,在烟台所城剪纸馆里,市民聚在一起,轻拿剪刀、慢捻红纸,制作剪纸作品。这里有孩子也有大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烟台剪纸,对于烟台的年有独特的意义。
2月7日,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通过网络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开展“云端剪纸迎新春”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教授学生剪纸、刻纸,丰富寒假生活,让学生了解传统节俗,迎接新春佳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王好近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技热词”,“人工智能+”位列其中。在很多人的感知中,人工智能仅仅存在于新闻里,或者大语言模型之中。其实,人工智能早已嵌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将近,年货纷纷上新,街头巷尾也被装点一新。
“科技是传统文化的助推器。通过AI,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耿雪峰表示,“这次与京东携手,通过京东云言犀AIGC生成的新年图样,以及衍生出的新年周边,是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年关将至,春联、窗花、红包等一系列年货搜索量激增。1月22日,京东数据显示,近两周,“蛇年”关联搜索环比增长超100%,随着“90后”“00后”成为春节“主理人”,新奇、好玩、有趣的节庆周边销量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