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看寒来暑往云卷云舒,思古往今来气候变迁,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开设“大气悟理”,为大家介绍大气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介绍一些与天气、气候和环境相关的知识。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期刊。
然而,对于全球变暖来说,极端性的气候变化增加背后——也就是推动全球变暖持续发展的“动力”,除了我们一直说的“二氧化碳”这种特殊气体之外,还有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加恐怖,推动全球变暖更强的气体正在“大规模出现,并且影响程度不断升级”,那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水稻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也是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然而,近期有欧美专家开始“搞事情”了,称水稻会释放大量的甲烷,直接导致温室效应变得越来越严重,为此,这些专家竟然建议中国取消水稻种植,以此来保护环境。
可是大家知道吗,在北极的冻土层和海底,大约蕴藏了1.4万亿吨甲烷,随着冻土层的融化和海水变暖的趋势,这些之前一直在“休眠”的甲烷将被释放出来,它也是一种温室气体,但是要比二氧化碳破坏性更强,如果北极的甲烷全部都被释放,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呢?
过去20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增加了近10%,这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追踪温室气体变化的全球碳项目科学家称,2017年是有全面数据可查的最近一年,全球年碳排放量达5.96亿吨。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地球科学论文指出,地球早期的甲烷形成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该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温暖环境和光驱使的反应或许能在无需高压和高温的情况下,在全球含水环境中产生甲烷。
大米作为中国甚至整个东亚东南亚最具代表性的粮食作物,可以说水稻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一些以米为主食的地区,一天不吃米就浑身难受,可是欧美国家却不想让中国人吃米,说中国人种植水稻是在破坏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