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5日起,央视财经新媒体推出十期系列访谈《别再伤害我:十种野生动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点半在央视财经客户端播出,带你走进一种野生动物,听听它们的告白。 此次疫情暴发以后,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呼声再一次反响强烈,一些以养殖为名、行猎捕之实的案例又一次跃入了我们的视野。
近期东北林蛙集中上市,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不少博主发布了以林蛙为主料的做菜视频,被不少网友称为“东北暗黑料理”,在评论中有网友表示林蛙是野生保护动物不应食用,对此中国科学院两栖爬行动物专家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东北林蛙已经实现了半人工养殖,国家近年来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可以食用,但对于捕捉野生、原生林蛙种群还是有严格规定。
北京市朝阳区甜水园东街读者王女士:最近微信中流传一篇文章,介绍林蛙有滋阴调理的保健作用,对于久咳、心血管疾病、脑梗等都有特效。文章还称,林蛙中含有丰富的酶,能够有效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使人体细胞和组织处于健康状态。
编者按:林蛙又称雪蛤,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经济附加值较高。本期特介绍一组林蛙饲养技术,希望为农民朋友致富提供帮助。选种采卵选种目前养蛙主要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购。
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又名哈士蟆、雪蛤等,属于蛙科林蛙属,是少数分布在高纬度、严寒条件下的蛙类之一。目前,全球蛙科共有34属504种,中国已知分布有20属125种,其中分布于高纬度地区(古北界)的蛙类仅有林蛙属、侧褶蛙属、粗皮蛙属和倭蛙属4属,共13种。
近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邱仁宗、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罗胜联等多学科学者17人联名发出公开信,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在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时,应明确禁止食用燕窝、雪蛤等
来源:【宁夏日报】【精灵档案】高原林蛙是蛙科、林蛙属的两栖动物。多生活在海拔2000-4200米高原地区的各种水域及其附近的湿润环境中,以湖泊、水塘、水坑和沼泽等静水域及其附近的草地、农田、灌丛、森林边缘为主要栖息地,河流、流溪和泉水沟等流溪水域的缓流处亦较常见。
秋冬季是吃林蛙的季节,10月前后的林蛙是最肥的,营养丰富,口感也好。宋代苏颂在《本草图经》中称:“又有一种大而黄色,多在山石中藏蛰,能吞气饮风露,不食杂虫,谓之山蛤,山人亦食之,此小儿劳瘦及疳疾等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