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主爷潮汕地区很多拜神的人都分不清伯爷和地主爷是不是同一个神,也是混为一谈,这也着实让我弄不清头向,幸亏伯爷的著作山海经给我说得清楚,伯爷我在后面介绍,这个地主爷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句龙,神农是发现庄稼的,伯益是管山林野地的,而它是管种庄稼的,创业难守业更难,更容易默默无名地存在
在潮汕地区,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是“神上天”之日,下界诸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善恶诸事。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神上天”这一日,各家各户都会祭拜灶神。在潮汕地区,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确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
农历十二月廿四,传说是灶神(司命公)出门上天述职的日子,潮汕人家纷纷杀牲蒸馃,为神饯行,述职后于农历正月初四才返回人间。司命公与各家关系密切,他了解各家全年大事。每个人做了什么好事、什么坏事,到了“神上天”这一天,他就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有什么说什么,毫不隐瞒。
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又到年底拜神的旺季,这个时候,各家各户的老老小小都要忙里忙外,老热程度可谓跟春节不相上下。年终拜神,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每年年底庄稼收刮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
外地人一提起潮州人,第一印象就是小孩多,第二印象就是会做生意,第三印象就是整天拜老爷。 那么潮州人真的是整天要拜老爷吗?做为一个地道的潮州人告诉你答案,是真的。潮州人对神明的敬仰是从娘胎就开始形成的,而且是代代相承,只会更虔诚和崇拜。
说到拜神,除了期末考将至担心挂科的大学生之外,最诚心的就莫过于潮汕人了。潮汕人爱烧香信佛,但能让潮汕人真正膜拜的是祖先,崇尚的是心中的神明。据史书记载,自古以来黄炎子孙就有祭祀的习俗,潮汕人只是把它保留并改进,祭祀祖先是一种感恩的表现,而拜神明也是如此。
有人说,潮汕主妇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神仙的人,因为她们经常跟神仙打交道。每月的初一十五要拜神,时年八节要拜神,各路神仙的生日或飞升成神的日子更要庆贺——还是要拜神!一年四季,潮汕主妇不是在拜神,就是在拜神的路上。拜神最集中的时间,莫过于年头年尾。
潮汕媳妇太难当了,自从我妹嫁到潮汕之后,过年过节从来没回过家,经常听到我妈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就不该同意我妹嫁到潮汕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在老家,没有外嫁,唯独最小的妹妹是嫁到外地潮汕,其实潮汕离我老家也不远,开车的话也就五个钟左右,但是就是这五个钟距离,过年过节从来没有一起聚过
【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年底岁末到来时,潮汕地区的空气中时不时飘来焚烧香烛纸钱的味道;每逢酬神吉日,潮汕地区到处都出现比春节还“闹热”的场面。这便是潮汕地区的“谢神”活动。你对潮汕地区的“谢神”活动了解多少呢?
对于潮汕人来说,每一年的日子,都从祭拜开始,也在祭拜中结束。从除夕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初二上午,祭拜祖先对于每家人来说都是一项神圣的仪式。精心准备各式祭品,全家老少虔诚焚香跪拜,旧岁在叩拜中结束,新年在祝福中开始。
对于潮汕人来说,每一年的日子,都从拜神开始,也在拜神中结束。腊月二十四恭恭敬敬地把神送上天,正月初四又恭恭敬敬地把神接回来。正月初四这天子时,潮汕地区每家每户会在灶台摆出供品(供品一般是一盘大米,一盘潮州柑,一盘兰花根和一盘豆条束砂),再烧二只纸马,接回上天述职的灶神——申面公。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每到年终都会忙于向亲戚朋友及帮过自己的恩人送礼,表现了中国人知恩图报的良好美德和优良传统,潮汕人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潮汕人还保留了一种传统习俗,年尾到了,还要答谢神恩,感谢众神一年来对全家大小的保佑,潮汕人称之为“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