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这一“甜蜜的负担”正悄然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李先生因脚烂数周不好且加重病情进了医院,面对医院测出的血糖高达13.1mmol/L的结果,他既震惊又困惑,毕竟家中自测的结果并非如此。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关心,血糖水平达到多少会引发糖尿病足,进而导致烂脚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比如空腹血糖持续超过 7.0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经常超过 11.1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大于 7%,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糖尿病是世界性的疑难杂症,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 攻克这一难关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刻不容缓。而引起足部溃烂的首要原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在《脑病临证经验实录》中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神经功能的检查中发现,60%—90%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到40%的患者无症状。
赵大爷是一位运动爱好者,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导游,国内国外的景点基本上跑了个遍,人生阅历十分丰富。退休之后,他又爱上了竞走的项目,每天晚上没事都会找老友锻炼切磋一会儿,就连去年省内举办的比赛,赵大爷也是榜上有名。
通常来讲,糖尿病的患者,是因为长期的慢性的血糖升高,导致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溃疡或足部感染,或者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性关节炎的表现,我们把它统称为糖尿病足。那么为什么血糖高了之后就会出现这些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