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中的徐乾学在政治上摇摆不定,首鼠两端,闹出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剧中的徐乾学,自带喜剧包袱,做出的事为人所不齿,别人是越努力越幸运,徐乾学是越努力越不幸,走上了逗逼加倒霉蛋的道路,如终是人在囧途。
《天下长河》中徐乾学虽然高中探花,也着实风光了一把,但是在官场上胆小怕事,谁都不敢得罪,最后谁也都没讨好,总是一副倒霉相,给人一副书呆子的印象,比不过高士奇的八面玲珑,康熙皇帝两次安排的任务他都搞砸了,康熙对他失望透顶,后来还是回到翰林院编《明史》。
清代有许多著名的科举世家,如果单以名气而言,昆山徐家若自认第二,那么就没人敢说第一。徐家三兄弟不仅在考场上获得了名誉,而且他们还都成了康熙皇帝看重的大臣,尤其是老大徐乾学,他虽然没有像老三那样官至大学士,但却最得圣心。
不过历史上的徐乾学却并非如此,他在官场上走得很稳:康熙九年中举为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此后步步高升,康熙二十六年已经是从一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也就是说徐乾学只用了18年时间就几乎到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远不是《天下长河》中唯唯诺诺到处受气的窝囊形象,历史上的徐乾学身上有三大标签:
电视剧《天下长河》中,太皇太后去世后,皇上一反常态,两个月不理朝政,整天待在灵堂,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时刚刚经过雅克萨大捷,边疆的将士们需要继续练兵,河务上的折子堆积如山,可是朝政停滞,旨意迟迟没有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