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在华外资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说明“我们继续看好中国!”对此,荷兰国际财税文献局高级研究员马世奇分析,中国财税措施出台及时,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增强了企业在华投资信心,也给其他国家制定财税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据法新社11月13日报道,中国13日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振该国房地产市场的税收政策。中央电视台援引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多个政府机构发布的公告称,将“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世界各国的税收种类中,企业所得税通常要占据税收总额的很大一部分,随GDP总量的增加而水涨船高。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经济总量排行前二的国家,每年的税收总额分别在2万多亿美元、4万多亿美元不等。每年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总额又是多少呢?
文/大壮实验室(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税收,如同国家经济的脉搏,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实力。在全球中美一直都是税收大国,光是美国在2023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就高达 2.18 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密码和发展趋势?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个税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个税是指根据个人收入的多少征收的税费,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税制的公平性和进步性。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的国际性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2016年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占到进口总额的约一成。但是有观点认为,与这一增长势头旺盛的市场相关的新税制将可能抑制中国人海外“爆买”的热情。
中国的税负水平到底高不高?这是一个历久弥新,而又很容易牵扯各方感情的话题。各方观点打架,其实也不难理解,各方,尤其是征税方当然不愿承认自己收了过多的税。抛开这些争议,用国际通用的总财政收入/GDP比值判断,其实是个对小学生都太简单的计算题。高或不高,一算便知。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免费阅读全文前言2023年,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税收数据出炉,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美国和日本的税收规模一如既往地表现不错,而中国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在后疫情时代,各国财政收入受到冲击,税收改革成为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