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刘邦当上皇帝后,他的父亲刘太公过得怎么样?要聊刘太公的生活,我们先得从他的背景说起。刘太公原名刘景,家境贫寒,在沛县过得是“苦哈哈”的日子。别看他是刘邦的父亲,早年他也不过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普通农民。
一、刘邦属于典型大器晚成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刘邦出身在沛县,相对于其他家庭,家里相对还算比较殷实的平民百姓家庭,父亲刘煓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当然种庄稼却是一个好手,一直从事着农业生产,把家里打理的仅仅有条。
01刘邦五天拜见一次父亲,礼节和平常百姓没有两样。负责皇室家务的官员对太公说:皇上虽然是您的儿子,但他是万民的君主;您虽然是皇上的父亲,但仍然是臣子。怎么能让皇上拜见臣下呢!这佯,就使皇帝失去了威严和尊贵。后来刘邦参拜父亲的时候,太公抱着扫帚,在门口迎接,倒退着行走。
那时的史学家们修史时虽然要为“尊者讳”,但比起满清时毕竟要宽松许多,所以司马公在写《高祖本纪》时,虽然有些瞻前顾后,虽然有很多神化、美化,但还是写了刘邦的不少丑事、糗事,因之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皇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