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在从女儿的身体里消失,李鹏必须去找血。他的女儿患白血病,2022年12月转入北京一家血液病专科医院,化疗期间血象不稳定,有时血会从牙龈、口腔、鼻孔冒出来,血红蛋白浓度最低的时候跌至35g/L,远低于正常值120g/L。医生告诉李鹏血库血量不足,需要家属献血。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资源,没有代用品,只能依靠广大健康适龄公民献血,才能满足医疗急救的需要。在现代医疗中,无论是外伤性大出血,或是各种血液病以及施行外科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来抢救伤病员。今天,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邀请湘潭市中心血站为大家科普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
来源:央广网 据北京公交警方11月17日消息,近日,来京旅游的刘女士在爬完山后献血,突感心脏不适被送医治疗,最终转危为安。 后经询问得知,东北人刘女士系一家三口来京旅游。在爬完香山后,看见山下有爱心献血车,刘女士便主动献出400ml血。
为帮助市民正确认识无偿献血,我们推出“无偿献血你问我答”系列报道。很多市民都进行过无偿献血,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提倡一次献血400毫升,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哈尔滨市血液中心,从法律层面、献血者角度及用血者角度出发,为市民答疑解惑。
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都知道,在日常采血活动中,一次献血量可以是200、300或者400毫升。而初次献血者往往对无偿献血认知不足,认为一次献血200毫升可以接受,但要献400毫升就略显勉强,担忧起会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血、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四种体液,其中血液占主导地位。虽然血液很宝贵,但是古希腊著名医生盖仑想当然地认为人体经常“造血过剩”,导致人患心脏病、癫痫或麻风病,故采用放血方法治疗这类疾病。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实现20多年持续增长,千人口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2023年的12.2,无偿献血总量、献血人次、血液安全水平等均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
到了冬季,血液中心血液库存很容易出现季节性紧张的情况。原因是每到春节前后,受天气寒冷、大学生放假以及务工人员返乡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献血人数变少,但冬季医疗用血的需求,却比其他季节大,血液库存不足的现象也就相对突出。为了缓解血液库存的下降,很多地方都发出了献血的呼吁。
血液是一种无法人工合成、也不能长期保存的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专家提示,科学认识输血,适量献血,是无损健康的。希望更多公众能够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保障临床血液安全供应。无偿献血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
来源:【宝安日报】暖春三月,又是一年雷锋月。在深圳龙华,很多团体单位、个人纷纷响应雷锋月号召,走进献血站点或流动捐血车,挽起手袖,积极无偿献血。每一袋血液都是爱的付出,每一份承诺都是生的希望,无偿献血者用实际行动让心相连,用爱传递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