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黄在69岁时创作的一部经典劝善书,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这部作品原本是为了教导他儿子而写,后来为了启迪更多世人,才改为今天的名字。书中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立命、改过、积善和谦虚来改变命运,展现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了凡四训》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了凡的代表作,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书叫《训子文》,是写给自己的孩子,后为劝诫世人,遂改为《了凡四训》。0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释义】从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极为难得的一部家训著作,作者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这篇家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并且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告诉我们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改变的。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极为难得的一部家训著作,作者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2、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3、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4、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5、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