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精神失常的清洁佣人。她是被世人忽视的天才画家。她没有画架、画布,甚至没有颜料和画笔。她用河底的淤泥、肉铺废弃的动物血、路边的野草和教堂的蜡油自制颜料,用手指在小木板上不停地涂抹。没有人知道夜深人静时,在这个阴暗的小房间里诞生着什么。就像没有人会为那木板上奇异的花叶鼓掌。
稚拙派代表画家之一作为稚拙派的代表人物,萨贺芬最为传奇之处就在于,她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艺术训练,却无师自通地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尤其擅长用浓郁而鲜艳的色彩,去完成那些别具一格的花草画在她的笔下,每一朵花和叶片似乎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像眼睛,像团火,甚至像人类的生殖器…
过度参与某个人的人生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来就是在执行某些人的意志,他们维护了一些人的利益,牺牲掉了另一些人的价值,人对人的评价是社会生活的通行证,也是一场物质与精神的荼毒。
原标题:百年前,一群素人画家的“逆袭”解放日报记者 陈俊珺百余年前,一群素人画家在巴黎横空出世,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画风被视为幼稚、业余,但就是这群被称为“稚拙派”的画家,为世人留下了别具一格的作品。近日,“白日梦——稚拙派艺术家的奇妙世界”展览正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展出。
《花落花开》是一部我看过多遍的传记电影,因为它集中把艺术家的典型生平故事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久一战爆发,威廉·伍德连夜逃离,萨贺芬战火中继续作画,生活越发贫困艰难,直到 1927年,威廉·伍德重返法国继续帮助萨贺芬筹划她的艺术梦,可是1930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也搁浅了伍德的事业。
19世纪末,41岁的海关报税员亨利·卢梭在工作之余,醉心于一直以来钟爱的绘画创作。在他的人生成长旅途中,无论少年时期的家庭变故,年轻时候学习法律,参加军队担任军乐队队员,做法律事务所的职员,担任通行税的税务员…
10月13日下午,“熠熠生辉:珠宝画交流展”在广州开幕。据了解,珠宝画现阶段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挑选经典的架上绘画以及当下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块状宝石和宝石碾磨的原生态颜料再创作,另一部分是邀请艺术家本人使用珠宝材料的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