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宝宝疝气能自己“长好”,谁知1岁半男孩突然发生肠嵌顿,还连累右侧睾丸差点“牺牲”。幸运的是,孩子在武汉儿童医院及时就医手术,5月9日康复出院。1岁男孩宁宁(化名),出生后不久,妈妈就发现他的腹股沟偶尔会鼓起一个包,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斜疝。
三年前,刚出生22天的新生儿强仔(化名)就发生疝气,确诊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小儿普外与腹壁疝病区(普外科三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董泾青团队紧急为强仔进行了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松解+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发生概率大约在1%~4%,男孩儿比女孩儿要高得多,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病概率更高。小儿疝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婴儿腹壁发育状况不好,鞘状突没有及时闭合,小儿过度用力哭闹、便秘、咳嗽,导致腹内压增高,从而引发疝的形成。
“在我国小儿疝气的发病率约为5%,其中男女比例为15:1。”3月30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曲宏懿介绍,手术是治疗小儿疝气的唯一有效方法。6个月内不建议手术,鞘状突有自行闭合的可能那什么是小儿疝气呢?小儿疝气又是如何形成的?
“宝宝胃口不好,一直不肯吃奶,好不容易喂进一口,马上就吐出来了,接着还拉便血”,近日,陈女士看到只有22天大的孩子呕吐拉便血,赶紧抱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入院检查发现,宝宝的心率130次/分,腹胀厉害。
疝气是小朋友的常见病,是由于腹部和大腿交界的腹股沟区有一个先天性发育不全的小孔,腹腔里的肠管或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这个小孔跑出来到达体表皮肤下方,在局部形成一个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肿块,有时可以进入阴囊。
暑假期间,医院儿科患者扎堆,各种儿童择期手术也迎来高峰。其中,小儿外科最常见的“腹股沟斜疝”,也就是宝爸宝妈口中的“小儿疝气”“小肠气”,高居暑期儿童择期手术“数量排行榜”前列。很多人觉得小儿疝气是个小毛病,一直拖着不管,可能慢慢就会自愈。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脐部的可复性肿块。其成因主要是先天性的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内容物(如小肠、网膜等)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突出到体表形成疝气。小儿疝气的发生率约为1%至5%,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右侧腹股沟疝气更为常见。
乐乐妈妈在为2岁半岁的儿子洗澡时,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等洗完澡睡觉时包块又消失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天,虽然乐乐没有其他异样的表现,乐乐妈妈不放心还是带着孩子来到了徐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门诊,确诊为腹股沟斜疝,也就是“疝气”。
儿童腹股沟疝1岁内自然愈合率非常低,大部分儿童都需要手术治疗方可治愈,目前儿童疝气已实现日间手术完成,留院观察4小时即可出院。腹股沟疝,俗称疝气、小肠串气、“气蛋”,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据报道,腹股沟疝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
■厦大附一思明院区外科医生正在开展微创手术。暑期到来,儿童外科就诊高峰期来临。为满足广大患儿需求,7月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新开设了小儿包皮门诊,为儿童提供更专业的诊疗。不仅如此,外科常规运用微创治疗开展儿童常见疾病的外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让患儿受益。
妇幼医讯2024年3月7日,是第二届“3.7中国疝气日”,为提高广大患儿家属对疝疾病预防及治疗的认识,让广大患儿摆脱疝疾病的困扰,3月7日上午8:30,长治市妇幼保健院(长治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即将在门诊一楼大厅进行义诊,请广大有疝气问题困扰的患儿家属前来咨询就诊。
每当暑假来临,小儿疝的病人就诊人数比其他季节要多 ,据我院微创外科疝气专科门诊张文兴教授介绍,夏季小儿疝就诊人数多,一方面是因为进入夏季,家长更容易发现小儿疝,另一方面是小儿疝患者可择期手术治疗,因此许多患儿家属选择在暑假给孩子安排手术,以免影响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