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世纪创立以来,流传深远、影响甚广,但随之也带来了无数的疑惑、争议和误解。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作为佛教修行最主要的方式,冥想或禅修的本质是诱导意识状态发生改变并利用意识状态改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征来获得证悟。
九华山"阴阳井":神奇还是骗局?最近,九华山上的一口"阴阳井"突然火了!据说只要往井里一看,就能看到前世今生,甚至是已故的亲人。这下可好,一下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打卡。有人说看到了逝去的奶奶,有人说看到了自己的前世,还有人说看到了未来的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大多信佛的民众,信仰的都是佛教,而非佛学,其实这两者差距甚大,只是很少有人去真正的探究,这原因一是人们信佛只图心灵寄托,二就是佛法的“玄之又玄”,让人大为头疼,一句“不可说”,道尽了佛学的态度,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却又言之无物,所以“空”是大多数人对于佛学的第一印象,生活中,佛学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但佛学义理的真实性和它对人们言行的普遍性影响,却很值得深究,关于这一点,进化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赖特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以现代发达的心理学和脑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冥修实践和经义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佛学是真实的,它是释迦摩尼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最初理解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