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起飞,飞机开启小轿模式。重庆八度,想都不敢想,我感觉穿棉袄都好热。坐上车了,好困。凌晨三点都已经到了,我看见有一家小面店还开着,我过来吃碗面,直接开吃。说吃就必须得吃这碗热腾腾的重庆小面、炸酱面、煎蛋,非常的完美。
不是放下行李,也不是大睡三天三夜,而是先切换语言系统。“普通话羞耻症”的病症发作具体场景大概是这样:平时“city”惯了,普通话走遍天下,甚至偶尔还蹦出点高级的洋文,结果乍一回家忘记改回土话,嘴里溜出一串流利的普通话,这可就算是完了。
在如今这个人员大流动、交流频繁的时代,语言的使用场景和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对于不少人来说,掌握普通话和方言两门语言,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可这自如切换其中的门道,却让不少人犯了难。在各个社交平台和生活场景中,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讨论从未停歇。
话说,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你,回到老家,开口第一句话,你是习惯普通话,还是瞬间切换成地道的家乡话呢?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河南人回老家不说普通话?突然间,就想起我跟老公的相亲经历,为了相亲,他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前一天晚上半夜到的家,第二天上午我俩见的面,结果呢?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来了!同学们的语言系统切换成功了吗??近日,#大学生寒假回家得了“普通话羞耻症”#引发热议。不少大学生表示,回到家已经不会说方言了。*strong:在网络上常被用作“死装”的谐音,表示“过分地装腔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