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穿山甲早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而且它们在我国,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论是饲养还是捕捉、猎杀、食用等等,都是违法行为,可以说说真正意义上的“牢底坐穿兽”,可是,却总有一些人在利益的趋势下,选择铤而走险。
前些天的一个深夜,在温州永嘉县的一个路边,有一名市民发现路边蜷缩着一只小动物,靠近一看,竟然是一只穿山甲,因为知道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于是这名市民赶忙联系了当地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随后,经过专家确认,这是一只成年的中华穿山甲。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9月10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近年来的持续监测显示,中华穿山甲栖息地质量不断向好,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据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彦介绍,目前在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海南等10个省份均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以下简称“罗湖管理局”)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整理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时,意外拍到一只野生中华穿山甲。这是时隔30多年首次在罗湖辖区记录到这一珍稀物种,反映了罗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近日,在金华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林草局华东院专家和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组成的野外科考小组,有了惊喜的发现——中华穿山甲种群。野外科考小组在两平方公里监测范围内,发现并确定中华穿山甲多只。
生物是维持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生物种群扩大了,生物种类提升了,那么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也具有突出性的作用。所以,我国也是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希望大家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伤害,这样生物种群才可能出现增长的情况。不过,很多生物曾经在没有被保护的情况之下,数量减少很多。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林草局获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当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