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财经 在5日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取样返回地球。刘继忠介绍,中国的天问三号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将把生命痕迹探寻作为第一科学目标。
光明日报安徽屯溪9月6日电(记者丁一鸣、常河)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日前在安徽屯溪开幕。会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始于20世纪60年代。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宋晨 张泉)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杨小宇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未来在月球探测方面,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嫦娥七号要对月球南极环境和资源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屠晨昕火星。图源:新华网在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到近4亿公里的太空中,高悬着一颗暗红色行星。它在古代西方被称为玛尔斯(战神),在古代中国则被称为“荧惑”。火星,地球的亲密邻居、无数科幻作品中的“另一个地球”,今天依旧被人们寄予“人类第二家园”的厚望。
国家航天局今天(9月24日)宣布,在完成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还将通过2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打基础,最快将在2026年执行第一次发射任务。除了探月工程相关任务稳步推进,我国深空探测的多项计划也在同步开展。据介绍,天问二号计划明年发射,将完成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天问三号新消息来了!《国家科学评论》发布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初步候选采样地点,引发不少人热议。因为这一次采样点的公布,意味着我国整个天问三号任务的推进速度快了不少。当然,依照计划来说,这的确还是有点早,但不排除我国提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