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古代兵法,我们常常会想到“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于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吗?
孙膑,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曾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胜利,留下了“围魏救赵”的典故,以及一部《孙膑兵法》。史籍中但凡记载孙膑,都称其为“孙膑”,“膑”指的是膝盖骨,古时还特指一种挖出人膝盖骨的酷刑,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就用过“孙子膑脚”的典故。
近期,正在热映的电视剧《狂飙》,让《孙子兵法》又火了一把。当然,高启强不是纸上谈兵,也会活学活用,面对敌人李有田的溃败,他对小弟引用了一句《孙子兵法》的名言——“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意思是面对走投无路的敌人,应该适可而止,给他们一线生机,才能避免殊死抵抗。
最近,受热播剧《狂飙》的带动,剧中提到的《孙子兵法》也突然热销。据介绍,目前《孙子兵法》是当当古籍销售榜第一名;各种版本、注本的《孙子兵法》也在热搜榜中跻身排行榜前列。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所著《孙子兵法》不仅揭示了一般的战争规律,而且提出了许多战略命题,为历代军事家所尊崇和应用。由于其身世和生平难以详考,过去,曾有人认为孙武与孙膑是同一个人,认为《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
一九七二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中发现的《孙膑兵法》,否定了历年来对孙膑的虚无传说,也引起了孙武、孙膑的关系以及身世、故里、战场、墓冢研究的热潮,但孙膑故里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孙武的名字没有记载在《左传》之中,孙武、孙膑身世未明。
嗨,你好!对,是我,就是你正注视着的那片小小的竹简。此刻,你站在玻璃橱窗之外,而我静默在玻璃管中,一场跨越千年的深情邂逅又一次启幕。或许你并不能听见我的问候,但我早已期待着你的阅读。在崭新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里,一拨一拨的游览者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来源:中国军网开栏的话习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